撼山易
会员书架
首页 >恐怖灵异 >秋日行 > 第342章 渑州10

第342章 渑州10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越文、韩潇、鲁良一边闲聊一边往小花园信步走去。 何知州已安排好茶水,站在小花园等着越文他们,看见越文他们到了,连忙上前迎接。 “越大人、韩大人、鲁大人请坐。” 何知州拱手说道。 “麻烦何大人,何大人请坐。”越文率先回礼。 韩潇、鲁良也客气的回礼。 越文坐下后,何知州跟着坐下,其次是韩潇和鲁良依次坐下。越文让侍候一旁的小厮离开,自己动手泡起茶来。 韩潇率先打开话匣子,鲁良、越文则配合着聊着,话题慢慢的风土人情聊到奇闻佚事,聊到了上古先贤…… 何知州原本紧张的情绪,因这些轻松的话题慢慢放松下,也不知不觉加入聊天 。 实在是,何知州不想加入话题行列都不行!因为越文他们太会闲聊,而且在聊的过程中还会有自己的见解,并且会延伸到很远。这样既轻松有趣,还能加入自己的想法,让自个的想法也能拓展开来。 何知州觉得,在与越文三人闲聊的过程中,他的思维也得到很大提升。 变得灵活且开阔起来,不再囿于一方天地之间,他的精神随之兴奋起来,也滔滔不绝的阐述自己的见解。 越文三人是很好的话题引领者,也是很好的倾听者。还时不时的给何知州递话,表示赞同或加以自己的见解来一起讨论。 何知州觉得自己好久没有这样痛快淋漓的与人畅谈过,这样无所顾忌的围炉茶话过。 他本是疲惫至极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释放,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。 这种久违的愉悦之感,还是在何知州年少时曾有的,久的何知州都已忘了自己也曾鲜衣怒马,肆意飞扬,高谈阔论…… 还与友人们一起四处游历,看山川大河,品世间美味,享人间美色,聊诗词歌赋…… 可是,他从什么时候起就没有了这些? 是从他进入官场开始吧! 刚入官场,何知州亦和所有少年郎一样意气飞扬,抱负满满,准备用自己所学大展拳脚…… 结果,接连碰壁。 现实,让聪明的少年郎学会明哲保身,慢慢磨掉身上的棱角,而逐步圆滑世故…… 而时间就这样悄然过去,曾经的少年郎已成胡须飘扬的成熟大叔。其心境也早已不同往昔,沉重、烦闷、稳重成了常态,也泯然于众,成了众中官员中的一员…… 这时的话题,也从上古先贤慢慢的转变到当今时事。从邻国到古梁国,从偏远之地到繁华之地,不知不觉民生成了话题的中心…… 何知州此时,也慷慨激昂的谈论着自己对于民生的见解,民兴则国兴…… 越文看着仿佛变了一个人的何知州,心里无限感慨!朝堂不是没有可用之人啊!而是能不能,让这些人真正的发挥其能力,发挥他们心中真正的抱负。 韩潇、鲁良此时亦是如此感慨万千,眼前的何知州哪里还有平时的模样,那些沉静、稳重、圆滑、世故统统不见。 此时的何知州,好似焕发新生!其口若悬河,身体随着语言的节奏,迸发出一种蓬勃的向上之力,令人叹为观止! “何大人心系黎民百姓,令越某佩服。”越文突然站了起来,对着何知州恭敬的施了一礼。 “何大人身居高位造福一方黎民,实在令我等佩服。”韩潇、鲁良亦站了起来,对何知州郑重的施礼。 何知州本谈兴正隆高兴着呢!却见越文三人,纷纷站了起来对他恭敬的施礼,连忙站了起来躬身回礼。 他抬头却看见越文清澈的眼晴里有欣赏、了然、钦佩、豁达…… 这么多情绪的眼神,让何知州突然愣住呆了半晌。 他心中却是汹涌起伏,越大人原来是了解自己,欣赏自己且愿帮助自己。 罢了!有生之年,能得一人欣赏也算值了…… 越文并未打扰发呆的何知州,此时见何知州脸色回转过来,有了些释然,连忙说道:“何大人可信越某,越某坚信渑州是离不开何大人,渑州还需何大人治理。” 越文这样说,已是在表明其态度,让何知州放宽心。 何知州自然也明白越文这话的含意,脸上有了由衷的笑容,慢慢的挺立身子,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。 越文、韩潇、鲁良看见何知州并未言语却伸手相邀,当即秒懂其意思,会心的笑了起来。 越文三人跟着何知州到了他书房,何知州并未让三人回避,当面打开暗室走了进去,随后捧着一叠文档出来递给越文。 越文三人立即快速的看了起来,看完都长长的吐出一口气,心里的石头彻底放下。 何知州看着越文看完后,也没有说话就在自己的书桌上,挥豪泼墨洋洋洒洒的写起奏折,写完后就很自然的递给他。 何知州的手有些颤抖的接过折子仔细的看了起来,看完之后久久的回不过神,眼睛里却逐渐湿润起来,心绪起伏得难以抑制。 越文、韩潇、鲁良默默的站立一旁,也是心情复杂的看着何知州。 他们明白何知州内心承受的煎熬,是多么的令人难以忍受!而现在终于可以释怀且是最好的结果,可以毫发无伤的全身而退。 这能不让心里大起大落的何知州,如浪迹天涯的小鸟终于可以安全归巢而心安。 何知州拿着越文为他写的折子身体微微颤抖着伫立了良久,终于,他身体不再颤抖。 何知州手捧折子退后一步,深深的朝越文一礼! 越文赶紧上前一步,伸手扶起何知州。 何知州抬起头看见越文的眼睛也有些湿润,鼻子突然一酸…… 知我者,竟是少年郎越文也! 谁说只有年龄相仿的人,才能有话题?谁说只有年龄相仿之人,才能产生共鸣? 有相似的心境,相似爱好且互相欣赏之人,就能跨越年龄的鸿沟而产生共振。 越文觉得,如果他处在何知州的位置,可能也会作出和何知州同样的选择,明哲保身。 虽然内心煎熬一些,但这何不为一种最好的办法。 鲁良、韩潇也上前站在越文、何知州身边,微笑的看着何知州。 慢慢的笑声在书房响起,回荡…… 这时,江通判和任文书匆匆忙忙的赶来,他俩刚走到书房的院子门口,就听到明朗的笑声从书房里传了出来。 其中,何知州的笑声最大。 这是江通判,任文书从未听到过的笑声……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